中联产品大家族又添新成员,由中联重科研究院开发的一台工作高度达20多米,总重量67吨的ZR200旋挖钻机11月29日下线并顺利通过试钻。这标志着中联重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链,正式进入基础施工设备领域。
据6300网中联重科消息,旋挖钻机是大口径桩基工程的高效成孔设备,具有钻进扭距大、施工效率高、安装简单、转场机动灵活、施工方便、公害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的桩基施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联新开发的ZR200旋挖钻机采用卡特彼勒专用可拓展履带底盘,自行起落折叠桅杆,液压先导控制和负荷传感。具有自动检测孔深、垂直自动调整、回转自动定位、触摸屏和监控系统直接显示工作状态参数和防误操作的逻辑功能控制。该机动力强劲,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操作舒适,是大口径桩基工程最理想的成孔设备。专家评价,中联ZR200旋挖钻机从设计理念、配置到使用效果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ZR200旋挖钻机项目组成员和中联重科第二制造公司员工团结奋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设备的研制和装配、调试工作之中,加班加点,有的甚至主动放弃了婚假。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提前近一个月胜利完成了任务。
中联ZR200旋挖钻机技术特点
卡特彼勒底盘
ZR200旋挖钻机采用了卡特彼勒330C专用可拓展履带底盘,C-9增压、中冷、电控发动机,内藏式液压可伸缩履带结构,整机接地比压低,稳定性好,便于施工和运输。
发动机和泵自动控制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效率,电子控制模块(ECM)汇集所有发动机燃油、空气、冷却液和排气系统的传感器,存储并传递如转速、油耗及故障诊断等状态信息,能自动地与不同的施工环境相匹配,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稳定地输出最大扭距,防止发动机熄火。冷却系统能保证机器在-20℃~40℃外部环境温度下安全运转。
CAT330C驾驶室,能有效地阻隔噪音,驾驶室和操纵台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驾驶员可轻松触到驾驶室内所有的开关、表盘和操纵手柄。自动控制的空调能自动调节室温和空气流量。滑移式遮阳板保护驾驶员免受阳光直射。
先进的钻机电子控制系统
ZR200旋挖钻机的电子控制系统为PLC功能控制系统和桅杆垂直度自动调平系统。
PLC功能控制系统在基于嵌入式真彩LCD显示屏的基础上,应用CAN BUS技术和虚拟仪表技术,配合独特的传感器,来实现钻机的精确控制。在作业中能动态显示各控制元件的状态:钻进过程孔深自动记录和记忆,数字和动画双显示;上车回转数字和图形双引导,快速自动找回;逻辑功能模块可防止驾驶员误操作,且具有功能模式切换、整机运行状态监控、工作装置自动限位等。
桅杆垂直度自动调平系统,能对桅杆进行实时监控,可实现手动和自动的切换,在一定的角度内可自动调整桅杆的垂直度,保证施工中桩孔的垂直度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高可靠性的液压系统
ZR200旋挖钻机的液压系统采用先导操纵的主、副双回系统。各部件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控制手柄位移的大小来控制。主泵系统采用分功率、负控制,且与发动机泵电子控制系统相连,使机器在各档油门位置都能实现发动机转速的自动控制。副回路采用了负荷传感技术。独特的动力头润滑系统保证机器可靠运行。
工作装置
ZR200旋挖钻机箱形截面桅杆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可折叠式无需拆卸就能减少整机的运输长度。
双液压马达变量驱动的动力头,可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自动地无级改变动力头的转速和扭距,双速减速机通过动力换档可实现高速甩土功能。
钻机为伸缩式钻杆,钻杆的下端装有弹簧减震器。有两种型号可供用户选择,且两种钻杆可互换。一种为摩阻式(5×13m)五节钻杆,有效钻深为60米;另一种为内锁式(4×13m),有效深度为48米。
ZR200旋控钻机可配800~2000mm不同规格和各种用途的钻具,如长、短螺旋钻具、普通钻斗、捞沙钻斗、筒式岩石钻头等以满足不同施工要求。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 
 最大钻进扭距RNm  | 
 200  | 
 发动机型号  | 
 CATC-9  | |
| 
 最大钻孔直径mm  | 
 2000  | 
 额定功率RW  | 
 250  | |
| 
 最大钻深RW  | 
 里锁式m  | 
 48  | 
 额定转速r/min  | 
 1800  | 
| 
 摩阻式m  | 
 60  | 
 上车最大回转速度r/min  | 
 3  | |
| 
 钻孔速度r/min  | 
 7~26  | 
 行走速度Rm/h  | 
 0~1.9  | |
| 
 最大甩土速度r/min  | 
 140  | 
 履带中心距mm  | 
 2200~3500  | |
| 
 桅杆前倾角度°  | 
 5  | 
 履带接地长度mm  | 
 4600  | |
| 
 桅杆后倾角度°  | 
 15  | 
 履带板宽度mm  | 
 800  | |
| 
 桅杆左右倾斜角度°  | 
 5  | 
 牵引力R/N  | 
 510  | |
| 
 主卷扬提升力(第一层)RN  | 
 196  | 
 理论爬坡能力%  | 
 70  | |
| 
 主卷扬提升速度 m/min)  | 
 62.5  | 
 工作状态设备宽度 mm  | 
 4300  | |
| 
 副卷扬提升力(第一层) RN  | 
 110  | 
 工作状态设备高度 mm  | 
 21050  | |
| 
 副卷扬提升速度 m/min)   | 
 66  | 
 运输状态设备宽度 mm  | 
 3000  | |
| 
 加压油缸行程 mm  | 
 5300  | 
 运输状态设备高度 mm  | 
 3400  | |
| 
 最大加压力 RN  | 
 180  | 
 运输状态设备长度 mm  | 
 15180  | |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